从2020年初的寒冬
到2021年又一年冬日的来临
与新冠病毒日夜抗争了近2年的医疗机构中
坚守着这样一群人
他们距离病毒最近
却总是寂寂无名
他们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
是与病毒战斗的幕后英雄
这个英勇的集体
被称为“看不见的医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检验科医生!
凌晨3点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你见过凌晨3点的检验科吗?
11月7日的凌晨3点15分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疾控中心的仍旧灯火通明
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们正在PCR检测实验室里
争分夺秒地进行核酸检测
这里承担着整个市区主要“重点人群”
部分“应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任务
核酸样本源源不断地送来
自此次核酸采样工作开展以来
检验科全员在岗
加班加点工作
实验室24小时运行
24小时在岗,7小时不喝水
从10月21日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到10月31日
临夏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已经完成了
52000多人份的核酸样本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
为了尽可能地不消耗防护服
要少上,甚至是不上厕所
他们选择了尽量不喝水、不吃东西
一坚持就是7、8个小时
正压面罩里面全是雾水
他们说:
从全员核酸检测开始那天
闭环管理之后就没有回过家
疫情平稳后最想做的一件事
是在家好好地为家里人做顿饭
7名检验员,与80多个小时
仅有7名检验人员的海东市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
从10月21日到26日
共完成了核酸检测12322人
总计8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
7名检验人员分成三批次轮番上岗
还有部分人白天上班,晚上接着做检测
检验科副主任亲自在一线采样后
返回实验室接着做检测到凌晨3、4点
还有两位检验员的孩子还不满两岁
她们却选择暂时放下年幼的孩子
连续工作12小时也毫无怨言
样本检验并非机器就能完成,大量的枯燥而复杂的人工操作,需要身着厚重防护服的检验人来完成。
核酸检测筛查人数不单单是一个数据,报告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结果,它的背后是无数检验人在通宵达旦地“战斗”。
如今,越来越多的聚光灯打在了身为“幕后工作者”的检验人身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采样到结果报告出炉之间,还有漫长而繁杂的过程。
这对于我们检验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兆头,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们借此对我们检验科的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的检验医生,并不如其他国家那样,有独立的临床诊疗资格,检验人的收入和地位,在医院内也并没有受到同样的重视。
“工作太无聊了,想换一个,却找不到方向……”
“35岁了,同学都年薪几十万了,自己还是不上不下的……”
“检验科晋升好难,看不到上升空间了……”
你应该听过很多这种困惑和迷茫吧。
以往的医生认为
检验,就是机械的工作
也许在某些管理者眼里
检验没什么业务含金量
经济效益是其主要贡献
但是,近年来,医学检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而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
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别人总问我你学的啥专业?医生还是护士?
我是学检验的,医学检验!
检验人永远都是临床医生的辅助力量!
我是检验人,我骄傲!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可以辅助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致敬所有为医检默默付出的医生
期待着有一天,当检验人被提起时,不再与“脏”、“累”、“苦”这样的形容词挂钩,而是伴随着“高薪”“尊重”这样的字眼。这才是检验科应有的地位、检验人应得的尊重。
本文编辑:乐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