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新项目之——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在人体不仅影响钙磷代谢,而且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Vit D缺乏与佝偻病、软骨病和骨质疏松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病肾病、自身免疫疾病、常见肿瘤的患病风险。

研究显示:

随着年龄增长,Vit D缺乏比Vit D充足人群的血压上升幅度高20%

Vit D水平低的人群5年内发生首次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提高,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2倍;

Vit D水平充足可有效降低结肠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罹患风险。

Vit D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Vit D水平充足可降低II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25-羟维生素D(25(OH)D)是人体内储存Vit D的主要形式,需要时可激活为骨化三醇(1,25(OH)2 D),后者是唯一的生物活性Vit D代谢物。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多、半衰期长、体内稳定性强,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以评估人体内Vit D水平。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呢?

1)婴幼儿儿童

血清25-羟基D3是维生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不足、轻度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早期的主要诊断依据。

2)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心衰患者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孕妇

孕中晚期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是普遍现象。孕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治疗,维持25-羟基维生素D达正常范围。

母亲血清25-羟基D3水平小于37.5nmol/L,剖腹产率增加4倍。

4)高血压患者

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D浓度每上升10%,出现高血压风险就会下降8%。

定期检测Vit D水平以确保Vit D充足对疾病预防有着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了解自己的Vit D水平。检测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是评价维生素D状态的最好方法。准确评估Vit D水平,才能为合理补充提供可靠依据!


上一招聘:门诊实验室筹建PCR实验室方案
下一招聘:文汇报丨“感染侦探”胡必杰:让公众由新冠认识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