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神经酰胺的质谱检测
同时检测14种神经酰胺代谢谱,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全面。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法结果准确,可以排除检测样品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干扰。
适用于普检和连续监测。
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 2.9 亿:
•高血压患者 2.7 亿
•脑卒中患者 700 万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 500 万
•心力衰竭患者 450 万
•心肌梗死患者 250 万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50 万
•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
......
上文数据引自《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神经酰胺是复杂的脂质,在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应激反应、炎症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中起着核心作用。由饱和脂肪和鞘氨醇合成神经酰胺发生在所有组织中。血浆神经酰胺是由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代谢功能障碍和血脂异常会导致神经酰胺在不适合脂质存储的组织中积聚。循环神经酰胺浓度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中风、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症有关。
血浆神经酰胺水平升高的个体即使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后,仍具有较高的发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目前的心血管疗法包括饮食、运动、他汀类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kexin 9型(PCSK9)抑制剂,均可降低神经酰胺的浓度。
体检中心、心内/外科、心血管科、神经内/外科、内分泌科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有代谢综合征的 患者、老年人、慢性肾脏病患者。
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并发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疑似冠心病或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
早筛查、早预防需求人群:18周岁以上有需求提早1-5年预测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预防管理。
为各类有心血管或内分泌疾病风险的人群提供准确的疾病发生和预后预测。
预测未来在1至5年内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风险。